箭扣长城考古又有新发现,首次发掘出较完整长(2)
?
考古修缮地的提示语。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尚珩介绍,灶台和火炕所在的房子叫做望亭,是古代士兵居住、生活的区域,也是考古发掘清理中最重要、最关键的区域。“刚才大家看到的一些建筑构件、武器和生活用品,大都是在这个区域陆续出土的。”
?
?
?
?
?
发现火炕和灶的痕迹、明确长城建筑营建时序、发掘出比较完整的疑似炮台设施……近日,箭扣长城考古发掘项目取得多项新发现。
在144号敌台上,考古人员还发现了非常明显的古人生活痕迹。站在云雾缭绕的敌台顶部,尚珩向记者介绍,屋门的内外两侧地面砖损毁非常严重,并且房屋里炕头前面的砖和门道前面的砖损毁非常严重,这是古人频繁出入门,进屋上炕留下的痕迹。
城墙上的树根。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他介绍,考古发掘最直接的目的是为长城保护方案的制定提供全面、系统的科学依据。“长城虽然是古建筑,但更多是以遗址的方式存在,很多部位没有显现出来,做保护的前提是要对它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和认知。文物保护最终目的是尽最大可能把实体保留下来,让文化传承下去,不让它在我们的手里消失。”
作为此次考古规模最大的一座敌台,“将军守关”的新发现也让考古人员格外惊喜。“明代的敌台分成三个等级,最常见的是三等敌台,‘将军守关'这座敌台非常壮观,很可能达到了二等等级,这里可能住过一个基层武官。”尚珩说。
航拍“将军守关”敌台。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此次考古首次发掘出比较完整的疑似炮台设施。尚珩带领记者来到墙体旁的一堆石头旁,“起初我们觉得这堆石头很奇怪,经过考古清理,发现是人工垒砌,非常规矩,判断很可能是一座炮台,而且正好对着长城垛口,便于开炮。”尚珩表示,在之前的长城资源调查中,这种设施由于不够明显或者被植物覆盖,基本会被忽略。“通过此次发掘出的炮台规模,可以想象当时火器的体量非常大。”
“考古过程中,我们发现,山上的建筑和山体结合得非常好,古人既不会把石头全部削掉,也不会让石头影响建筑的安全,而是巧妙地把两者结合在一起了。”箭扣长城考古项目负责人、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尚珩说。
张彤介绍,研究性修缮项目主要包括前期勘察、考古发掘、设计方案的制定和施工四个阶段。“经过前期的勘察和考古,能够对长城的病害特征、成因和发展趋势进行更精准的研判,制定详实、科学的设计方案,这也是研究性修缮的一大亮点。”
?
“武器方面,因为考古发掘还在继续,目前只发现了一些弓箭箭头。值得注意的是,长城的空间非常狭小,防御武器以短柄的武器和火器为主,不太可能使用大刀、长矛等长柄武器。”尚珩说。
?
此次考古发掘的过程中,考古人员在143号敌台的北侧立面还发现了一处严重的病害。“因为它具有代表性,能看到空鼓和歪闪的结构,后期我们会在尽量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把它作为病害展示。”尚珩说。
本次考古发掘首次在敌台顶部的铺房内发现明代火炕和灶台这类生活设施遗迹,不仅与传世文献记载相吻合,而且复原了明代戍边将士的日常生活,丰富了长城文化内涵。尚珩介绍,考古人员在清理过程中还发现了烧过的碳化合物和动物骨骼,后期会进行植物考古、动物考古等方面的分析,最终确定使用年代。
出土的武器。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
?
“按照以前的做法,这些破碎的砖会被替换掉,但这些人为使用的痕迹也是长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长城的温度就体现在这里,后期我们会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保留和展示。”尚珩说。
?
?
143号敌台北侧立面的病害。新京报记者 展圣洁 摄
?
发现敌台修建时间早于长城墙体
记者探访长城箭扣段考古修缮地。新京报记者 郑新洽 摄
?
文章来源:《考古》 网址: http://www.kgzzs.cn/zonghexinwen/2022/0819/2180.html